繼杭州互聯網法院成立后,9月9日上午北京互聯網法院也正式掛牌。相對于傳統的法院訴訟,互聯網模式下的法院,靈活性更高、手續也更簡單。那些年,投訴無門、反復拉鋸、跑斷腿的訴訟之路總算是可以揮手告別了。
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了互聯網購物合同糾紛、互聯網著作權權屬糾紛等等案件。那么很多人其實都會問不是有法院嗎?為什么還要再單獨設立互聯網法院呢?這不是機構重疊嗎?來我們大家一起看一組數據,你就會覺得互聯網法院的必要性了。截至2018年6月30日,我國網民規模達8.02億
個性化設計,互聯網普及率為57.7%。我國網絡購物用戶和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占總體網民的比例均為71.0%。
這些還不是最為引人矚目的,互聯網法院當然要有互聯網“范兒”了電子訴訟平臺不僅能自動生成簡易案件的法律文書,異地遠程開庭審案科技行業網站制作,而且24小時“不打烊”,當事人可隨時登陸平臺遞交材料、查詢案件訴訟進展甚至聯系法官。
最近“抖音短視頻”起訴百度旗下“伙拍小視頻”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,伙拍不但提供用戶下載,還對“伙拍小視頻”進行了宣傳推廣,從而將百度旗下的公司告上了剛剛成立第一日的北京互聯網法院!抖音認為,伙拍未經許可,擅自傳播抖音平臺上某支短視頻并提供下載服務,屬于侵權行為并要求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,及訴訟合理支出5萬元。
12月26日上午,北京互聯網法院對“抖音短視頻”訴百度“伙拍小視頻”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案正式宣判。判決明確,涉案短視頻應當作為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,同時認定百度在接到侵權通知后,及時刪除了涉案視頻,作為平臺不構成侵權,一審駁回抖音方面的訴訟請求。
法院認為涉案短視頻構成《著作權法》規定的作品,受到法律保護,本案原告微播享有該視頻的網絡傳播權,有權提起訴訟。本案中,被告百度作為網絡服務者,在有效時間內即時刪除涉案視頻,不構成侵權。
外鏈,